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人才培养的高地和多样文化重要聚集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没等我们缓过神来,就已悄悄走到了尾声,有一个词我们始终不愿提及,却还是无法逃避
2014年7月30日下午,雨过天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和湿润的凉爽。 在炎热夏日难得的美好时光,北艺传媒杨波院长一行应邀来到民建中央画院,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民建中央画院院长马培华同志的亲切会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贫困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受到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习总书记在陕甘宁召开脱贫致富的座谈会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老区建设,形成支持老区发展的强大社会合力。为进一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扶贫讲话精神,真正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在办学中一直坚持“扶贫助教 济困助学”的公益办学善举。
2011年7月5日上午,在由民建中央画院、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等单位在民族文化宫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江山多娇•民族团结》大型书画展结束当天,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亲临现场参观,我院顾问、著名画家苗再新和我院相关负责人陪同。
2016年3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姜昆、宋祖英、张国立等几十名委员联名建议,成立“中国教育精准扶贫基金会”,用于资助老少边穷地区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视频链接地址:http://m.cctv.com/dc/v/index.shtml?guid=73fae64486ed44d6a98bfb36c0f71d69】。报道中提到姜昆先生有感于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二十多年以愚公移山精神资助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子弟的公益事迹,引发了他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倡议。新闻报道文字编辑如下:
2016年3月13日,《中国教育报》以《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报道引发的一份政协委员提案》为题,报道了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先生牵头提出成立“中国教育精准扶贫基金会”的提案,并得到了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署提案。提案的发起源于北京艺术传媒职院无偿资助全国老少边穷地区品学兼优贫困生的事迹。此新闻被新浪、腾讯、中新网、中国网、中国教育网等众多网络媒体转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原文如下:
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代表大会”,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先生牵头提出成立“中国教育精准扶贫基金会”的提案,并得到了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诸多艺术名家的联署提案。大家纷纷响应提案,支持北艺传媒的公益办学。
倡议成立“中国精准扶贫教育”基金会,支持我院办学的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按字母排列):
2016年3月10日,新华社以《姜昆建议支持社会力量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为题,报道了姜昆先生在两会期间的座谈讲话,他建议应该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并提及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的二十多年坚持公益办学和努力完成资助老少边穷10万名贫困学子目标的事迹,新浪、腾讯、凤凰资讯、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华教育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引发强烈反响。原文如下: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文艺院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把贫困子弟圆教育梦当做首要任务,始终把贫困子弟的冷暖,贫困子弟的幸福放在心上。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的公益办学,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