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下午,应杨波院长邀请,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兼戏剧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雷恪生老先生莅临我院雷恪生先生莅临我院,并与我院影视表演、影视编导等院系学生座谈,开展了一次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对此,杨波院长强调:“学院要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对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实践能力强、受职场欢迎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特别是学院转型以来,更加突出实践教学工作,除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培训基地建设外,还积极开展与各类社会团体合作,先后与北京舞蹈家协会、电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建立联系,引进各类技能型专家人才。2015年以来就先后邀请众多知艺术家和专家教授来校为学生讲座授课,开展多姿多彩的实践教学指导活动。通过专家教授亲身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快速提升艺术境界,迅速成长成才。
教学实践课上,雷恪生先生首先用幽默诙谐的谈话方式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却一直梦想着可以演戏,一直到考学的时候也心中念念不忘要报考艺术类院校,因为这是我心中的执着和热爱,最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并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雷老师讲:“成功是天才加劳动加机遇,搞艺术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有的时候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艺术的表现终究是要归功于生活的阅历,生活经历越丰富,情感体验越丰富,表达角色才能更加的贴切,永远的一帆风顺并不是值得庆贺的,生活的坎坷和挫折才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雷老师告诫同学们:“大家在刚起步的时候,不要挑三拣四,多多的实践才是检验演员的真理,这是很有好处的。父母养育你成人,母校养育你成材,没有母校就没有今天,母校对你一辈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帮助。”
课堂上,雷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问答互动。有个同学提问:“雷老师请问您表演过这么多话剧和影视作品,您是怎么理解的呢?”雷老师回答“话剧是可以和观众直接交流的,台下观众的反应和台上演员的现场表演一起创作角色和作品,而影视则是一次性遗憾的艺术,二者很不同,没有可比性。”还有一个同学问“请问您是怎么理解小品的?”雷老师说:“我从1962年开始演小品,在“笑的晚会”上表演自编自导的小品《在公交汽车上》。小品应该是在幽默的同时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通过问答互动,可以帮助同学解决了不少在艺术方面的疑问和困惑,加深了他们对表演艺术的理解,无形之中提升了他们的艺术思维和境界。今后学院将经常性组织安排类似实践教学课,为同学们提供平台,促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雷恪生,男,汉族,1936年2月21日出生于山东,196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饰演过多部影视、话剧作品,成功塑造了多个令人深刻的角色。经典作品有《阿Q正传》《乔家大院》《雷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