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9 月 25 日,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国方案与世界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的讲座。讲座由杨波校长主讲,党总支王静书记出席,校长助理曹誉仁同志主持,校长助理续妍老师以及学校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和全体学生参加。
本次讲座是学校常态化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系列的重要活动,也是杨波校长第五次主讲相关专题。杨波校长说:“在当今时代,世界发展将人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考世界、认识时代提供全新视野。对于艺术传媒类院校的师生而言,深刻理解这一理念,能提升思想格局,为艺术创作和传媒实践注入灵魂。”
杨波校长说,2013 年首次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 “五位一体” 总路径与总布局;同年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等,已成为全球重要合作平台,两大理念与倡议核心理念、理论框架清晰。
杨波校长从国际法与联合国、中国、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历史与现实结合、个人与社会层面等多个视角,进行世界和平的宗旨分析。杨波校长强调,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贡献独特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和平紧密相关,基于对全球局势的洞察,旨在实现全球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推动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我国也为此提出系列实践路径和措施。
杨波校长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明确的概念界定、深厚的历史背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大的实践意义,推动理念落地必要紧迫且可行,具有战略意义。该理念对人类贡献巨大,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且有深厚中国文化渊源,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理念落地,目标实现需各方共同努力。
杨波校长深入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内涵与世界意义,强调其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与每个人紧密相连的行动指南。并引导师生从学习中汲取 “胸怀天下” 的格局之力、“文化使者” 的自信之力、“脚踏实地” 的行动之力。
杨波校长以一首《七律·命运与共绘宏图》作结“寰球同此一方天,共济云帆梦已连。丝路绵延织锦绣,心潮激荡倡团圆。千秋伟业开新境,众志宏图改旧篇。异域非同风与月,前程璀璨向人间。”这首诗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类命运与共的宏大主题,在古典韵律中注入时代精神。全诗可视作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诗意诠释,以传统诗词形式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智慧。开篇"寰宇同沐一片天"以空间的开阔性奠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济云帆"的意象暗合"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精神。颔联"丝路绵延织锦绣"直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纪工程升华为诗意的锦绣画卷。颈联"众志宏图"恰似对"一带一路"十年成就的文学注脚,展现各国人民携手开创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特别值得品味的是,全诗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内涵融入传统诗学表达,"异域非同风与月"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同时,以"风月同天"的东方智慧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尾联"前程灿烂向人间"更昭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博大胸怀。这种将重大治国理政思想与传统诗词美学相融合的创作实践,既彰显了文化自信,也使"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共嬴理念获得艺术化的国际表达。在格律严谨的古典形式中,全诗成功完成了从"中国梦"到"世界梦"的诗意转换,堪称用中国话语讲述全球叙事的典范之作。
曹誉仁同志说:“杨波校长的论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国家战略的理解,更激发了我们的时代责任感。希望全体师生能够把杨波校长的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未来贡献力量。”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不时记录要点,沉浸在杨波校长深刻的论述中。杨波校长的精彩讲解赢得了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 “一带一路” 倡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将努力践行相关理念。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的师生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学院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实际行动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