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书法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北艺传媒书法专业根据杨波校长的教育理念,紧跟国家政策与社会需求,积极进行专业建设,致力于培养适应多领域发展的书法专业人才,为传承书法文化、推动书法教育普及及文化产业繁荣贡献力量。
杨波校长强调,我校书法教育一是注重传统基础与文化修养:以传统文化根基,突出文化修养与专业技能的融合,构建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特色的教学体系;二是坚持人才培养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与正大气象,倡导传承经典书风,要根据服务社会需求,聚焦国家艺术教育战略,输送能从事创作、教学及文化普及的实用型人才。三是要求学生在书法创作上把握三个规律:圆厚的立体感、笔力的力量感、起伏的节奏感;四是要求认真练习临摹与临帖:要从临摹古人经典画作、字帖、碑帖中获得有用的技巧、笔法、字形;五是要从对临到背临,再到意临:从对原作品进行分解到将结构熟记于心,再到神似和对作品意境的展现,提高对艺术的认识和实践水平,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六是传统活化与创新转化,在继承中探索创新路径,针对创作实践进行专项突破;七是要技道并重,创作与学术并行,教学注重技法训练与精神境界的双重提升;八是承担文化使命,服务社会美育,新时代书法教育被赋予“培根铸魂”的社会责任,强调通过书写增强文化自信。希望北艺传媒书法专业的学生们未来可以成为兼具传统根基与现代视野的艺术传承者、创新实践者,成为具有人文担当的新时代书法名家,推动书法创作与美育传播双向发展。
我校书法专业教师邱洪章老师的《隶书临摹与创作》《草书临摹与创作》课程以“师古化今”为核心,注重传统技法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培养。《隶书临摹与创作》课程注重对隶书经典碑帖的深入研习,强调笔法的沉稳、结构的规整与变化,通过大量临摹训练,让学生领悟隶书的古朴韵味与艺术内涵,进而引导学生在掌握传统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尝试。《草书临摹与创作》则侧重于草书的灵动与节奏把握,通过对草书大家作品的临摹,让学生熟悉草书的笔画连贯、结构简约,培养学生的书写速度与笔势的连贯性,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展现草书的奔放与自由,同时不失法度。
邱洪章老师说:“书法专业学生需精通各类书体,理解书法理论,同时能在书法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施展才华。为实现“行做合一”,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课堂上以经典碑帖为蓝本,通过临摹与讲解,让学生领悟书法精髓。课外组织书法展览、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书法创作与文化推广。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书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书法学习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北艺传媒书法专业的学生在期末展览上的作品风格多样,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创意。专家们对学生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校书法专业学生们的作品不仅水平高,还注重实践运用,体现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宝贵建议。
著名书法家蔡祥麟先生说:“同学们要踏实地走好艺术这条路,走出个名堂,不仅要借鉴前贤,学习古人,还要做到灵活运用。属于我们的年代即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同学们的。希望同学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做到诗书画相结合,只有如此艺术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开阔。”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著名书法家郭孟祥先生说:“每一次跟杨校长交谈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校长对于同学们的期许,也能够感受到同学们的每一个进步。北艺传媒是艺术院校,艺术是相通的,好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喜欢跨界,我想不论是做表演艺术,还是做造型艺术,我们都应该拿起毛笔来写好中国字。俗话讲文化养人,艺术养心,希望大家都要拿起毛笔来滋养自己,祝愿同学们获得更多的好成绩。”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著名书法家程度先生说:“期末作品展览不仅是同学们本学期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同学们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同学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从构思的萌芽到创作的精心雕琢,从反复的尝试到最终的定稿,你们经历了迷茫与探索,也收获了成长与进步。这些作品不仅是你们专业技能的展现,更是你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见证。”
书法教授林光嵩先生说:“同学们生活在最好的艺术发展时期,有着特别好的艺术发展空间,还有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氛围,杨校长特别重视教育,集结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资源来为大家助力。同学们现在拥有的资源非常丰富,国家重视文化发展,大家赶上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同学们很多作品都比同年龄段的学生要优秀,我相信多年后你们都会特别了不起。”
学生们也表示了对于学校书法专业的认可。
2023级书法专业优秀学生徐子恒说:“选择北艺传媒,是因为学校浓厚的艺术氛围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深深吸引了我,这里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师们不仅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也十分丰富,像许多老师都有深厚的书法功底与丰富的参展经历。此外家校开展家校共建方面,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组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未来希望可以创办自己的书法工作室,开展书法教学与艺术创作,致力于推广书法文化,让更多人感受书法的魅力。”
2024级书法专业班长刘添滋说:“我在校学习期间,学习了隶书临摹 ,白描绘画,色彩课堂,文物修复等课程,目前已经参加了一次学校的期末展览,展出了一幅作品。学校管理严格,设置教学督导制度,此外学校还定期优化课程与教学方法,学生评教的多维评价体系也保证了教学质量。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希望未来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书法,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2024级书法专业副班长刘璇说:“学校的书法专业课程设置超全面,从篆隶楷行草到书法理论,样样精通。老师都手把手教我们运笔、布局,耐心又专业。学校还组织书法展览和讲座,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书法技艺,还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仿佛置身于书法艺术的海洋。在这里,我找到了传承与创新的完美平衡,更坚信书法艺术能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家长们也一致认为,学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书法专业课程设置全面,从书法理论到实践技巧,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出色,与多家文化艺术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方向广泛。此外校园艺术氛围浓厚,经常举办书法展览和艺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孩子在这里不仅能学到专业技能,还能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级学校开设书法课程,而全国书法教师需求量与从业者数量呈现显著缺口。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书法教师需求量约为53万,仅中小学书法课程的专业教师缺口即达30万至50万,而当前实际从业者数量远未满足需求。此外文化机构如美术馆、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等也急需专业人才,从事书法文物修复、策展研究等工作。
北艺传媒书法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高居100%,毕业生在社会上也获得了广泛好评,其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许多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各类文化艺术单位、教育机构、出版社、博物馆等,从事书法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相关工作。在这些工作岗位上,他们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与发展,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未来也有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未来,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将聚焦社会需求,构建“教育+应用”双轨书法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教育、文博行业书法专业人才稀缺等现状,夯实技法与理论,定向培养传播、修复等紧缺方向,同时深化“书法+新媒体”融合,增设数字临摹等课程。此外学校还将与中小学、文化机构等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通过这些举措,将书法专业打造成我校特色优势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书法专业人才,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为北艺传媒精品课程向社会进行系列专题汇报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