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
信息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范办学
杨波校长出席北艺传媒美术、设计学科第十一次学生期末作品汇报展览
浏览次数:31次  日期:2025-01-14 10:43:22

杨波校长(左六)、刘中先生(右四)、郭孟祥先生(左五)、程度先生(右三)、杨光田先生(左四)、肖纪波先生(右二)、林光嵩先生(左三)、刘晓旭女士(右一)、贾志发老师(左二)、曹誉仁老师(左一)、以及各学科专业老师和各处室相关负责人参加展览开幕


2025年1月9日上午,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第十一次美术、设计学科学生期末作品汇报展览在北艺传媒美术馆隆重开幕。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杨波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兼美术学科带头人刘中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兼美术学科带头人郭孟祥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美术学科带头人程度先生,中国文联机关服务中心处长、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美术学科带头人杨光田先生,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美术学科带头人肖纪波先生,书法教授、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美术学科带头人林光嵩先生,新庆州大学国际交流处研究员、工商管理学博士刘晓旭女士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党总支书记王静同志主持,贾志发、曹誉仁等同志及各处室负责人、专业教师和美术、设计学科全体学生参加。

杨波校长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北艺传媒始终坚持名师治校、专家治校、教授治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学校每次邀请多位艺术家专家来学校指导,就是希望给同学提供‘接近名师,成就未来’的一个机会,给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创作机会。一个大学里面可以没有高楼,但是不能没有大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学校举办期末作品汇报展览,邀请各位名师大家莅临指导,并由专家们担任学校的学科带头人,为同学们提供了与名师交流的宝贵平台和机会。专家们给大家做了专业指导,所讲所评字字珠玑,希望同学们要好好的吸取营养,对创作进行充分的思考,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杨波校长指出,自己作为书法爱好者也一直都在坚持笔耕不辍,同学们的艺术学习也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创作,需要保持持久的努力和耐心。一是心理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毅力、有耐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创造力与个性表达,艺术强调个性化表达和创造力,同学们需要通过艺术创作来展现自己的独特思维和情感。三是跨学科能力,随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艺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四是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作为艺术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这不仅有助于艺术创作,还能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五是实践与合作能力,艺术强调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同学们需要通过项目、实习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学习艺术就需大家要在毅力、心理素质、创造力、跨学科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实践合作等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

杨波校长强调,同学们都要好好的、不断地去思考创作,去接近优秀的作品:一是要在位置上靠近这些名家大师们,更好的学习和临摹作品。二是要在心理上靠近他们,内心想着要写哪位书法家的作品,思考清楚要写什么、怎么写,然后精神饱满,心无杂念,保持专注的状态去创作。三从节奏上靠近他们,仔细体会每个笔画的节奏,从而逐步接近原作的韵律。四是从方法上靠近他们,先追求形似,再逐步追求神似。这种“靠近”是通过细致观察、耐心练习和深入理解来实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临摹的作品尽可能地接近原作。同学们一定要学习方法,不能闭门造车,才能在掌握了基本的技法之后,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精神的优秀作品。

杨波校长在春节将近之际,为在座的专家、老师和全体同学送上祝福,祝愿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刘中先生说:“非常荣幸再次参加北艺传媒的期末展览,我想跟同学们分享几点体会,从事艺术创作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在学生时代打好基础,不仅要珍惜课上学习时间,还要利用业余的时间把自己的专业、自己的爱好精耕细种。二是要深入生活,同学们在课堂上学的是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包括老师教授的一些经验,大家还要利用寒暑假,利用写生的机会去深入生活,这样能够帮助你们创作出更加生动的作品。三是要开阔视野,利用新时代传媒的高科技获取更多的信息,因为艺术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的滋养,包括学院之间的姊妹专业,也要相互要借鉴。同学们要开阔自己的视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或对标国外的一些优秀作品开拓自己的艺术审美。四是要传承和创新,创新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能够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梦想,展现创新的精神和不同的面貌,最后,祝贺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郭孟祥先生说:“很高兴来参加北艺传媒的期末汇展,每一次跟杨校长交谈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校长对于同学们的期许,也能够感受到同学们的每一个进步。北艺传媒是艺术院校,艺术是相通的,好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喜欢跨界,我想不论是做表演艺术,还是做造型艺术,我们都应该拿起毛笔来写好中国字。我们熟悉的很多著名演员和主持人,他们都拿起毛笔来写字,俗话讲文化养人,艺术养心,希望大家在艺术上不要分这么细,都要拿起毛笔来滋养自己,衷心的祝愿学校越办越好,祝愿同学们获得更多的好成绩。”

程度先生说:“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满怀喜悦,充满期待,共同见证北艺传媒期末作品展览开幕盛典。这不仅是同学们本学期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一次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在过去的这个学期,同学们以奋斗为笔,以汗水为墨,在艺术的画布上用心描绘。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同学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从构思的萌芽到创作的精心雕琢,从反复的尝试到最终的定稿,你们经历了迷茫与探索,也收获了成长与进步。人生没有捷径,只有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去体验,去尝试,才能收获经验和阅历。这些作品不仅是你们专业技能的展现,更是你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见证。艺术之路道阻且长,请你们相信坚持的力量,今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未来收获累累硕果,你们的才华与努力,让我们看到无限的可能,大家都未来可期。愿大家继续在艺术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用实干成就更加灿烂的梦想。”

林光嵩先生说:“在这里要给大家送上祝贺,第一祝贺大家辛苦的学习告一段落,接下来迎接一个特别美好的假期。第二祝贺同学们生活在最好的艺术发展时期,有着特别好的艺术发展空间。第三祝贺大家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氛围,杨校长特别重视教育,集结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资源来为大家助力。回想起我在大家这个年龄的时候,以书法为例,我们在书店能买到的字帖不到现在的百分之一,更不用说能有优秀的书法老师带领我们。同学们现在拥有的资源非常丰富,国家重视文化发展,杨校长又这么重视教学资源,所以再次祝贺大家赶上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同学们很多作品都比同年龄段的学生要优秀,我相信多年后你们都会特别了不起。”

肖纪波先生说:“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我们学校的展览,当我进来的时候,看着满满的作品心里也特别高兴。大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创作这么好的作品,也是大家辛勤努力的结果。同学们学艺术的这条路或许会比较难,但是大家一定要把你所学的专业做成自己的爱好,当你做成自己的爱好的时候,就能更加享受其中。祝愿同学们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走得更高、走的更远,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刘晓旭女士说:“今天特别的开心能在这里见到各位,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我觉得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它还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文件。我们新庆州大学也特别重视艺术传媒的教育发展,也非常的希望我们学生去韩国进行一次展览,进行一次与我们韩国学生的交流文化合作。祝同学们的展览取得圆满的成功,也希望未来有机会能与北艺传媒进行一次合作。”

各位名师和专家们对学生的作品表达了认可与赞扬,认为同学们有的作为大一新生,作品就已经很完整,不论是小篆还是楷书,做到了起笔有度;绘画作品已然有自己的风格;设计作品不论是视角、灯光还是材质,都做到了贴合且有纹理;服装作品设计别致,主题丰富且极具趣味。名师专家们还对作品进行了专业的悉心指导,鼓励同学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和字帖,加以临摹、训练,就能在起笔方圆之间有规矩,技法之外更具感染力,让作品更加有韵味。各位名师和专家在欣赏同学们的作品时频频点赞,相信同学们能够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彰显自己的艺术特色。

各专业老师的发言中,对于学生在专业技能的成长和进步表示了鼓励和认可。专业教师们说,此次期末展览,得到了杨波校长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同学们展示的不仅是对设计的理解,还有对生活空间的思考,很开心看到同学们的进步和付出,也相信大家可以做得更好。同时汇报展览也是我校推进高效教学的成果体现,作为授课教师将会持续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竭尽全力,助力每一位同学在艺术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学生代表在展示自己学业成果的同时,也纷纷表达了对杨波校长的感恩之心,对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感谢之情,并表示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举办这次展览犹如一场甘霖,滋润着我们艺术创作的土壤。它给予我们肯定,让我们有勇气、有动力在绘画之路上继续前行。未来,我们会握紧画笔,绘出更多绚丽篇章,为校园文化添彩,为青春梦想增色!

此次参与展览的包括国画作品140件、书法作品50件、摄影作品20件、服装作品180件、会展作品20件、艺术设计100件,共计510件展品。这些作品有着明确的主题,涵盖了丰富的题材,具备多样性和传承性,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学院办学育人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

期末展览是北艺传媒坚持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向“高效教学”转变,创新性地打造“一边是课堂,一边是平台”的充分展现;是我校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开展工学结合实践的重要举措。期末展览作为我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但能够展现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更是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运用和课程思政改革融合的成效。是知识沉淀、创意喷涌的成果,更是高校学术氛围浓厚、师生携手奋进的见证。愿今日所见,化作未来前行力量,待下次相聚,再绽光芒。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聂各庄东路10号
招生电话:010-62406668 15300086389
乘车路线:
1、北京市区:乘坐地铁16号线到北安河站,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2、北京西站:乘坐地铁9号线在国家图书馆站转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3、北京南站:乘坐地铁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4、北京站:乘坐地铁2号线到宣武门站转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5、北京北站:从西直门乘坐地铁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微信公众号和QQ号
信息检索
京ICP备14027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6098 号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谷歌、IE11等新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