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上午,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召开第七届教学工作会议暨2015年终工作会议。杨波院长亲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总支副书记刘卓同志作了学院教学工作主题报告,党办主任李振锋作了2015年终工作总结。四位校外专家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全院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院曹随义秘书长主持。
会上,杨波院长发表重要讲话。他说:“2015年,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学院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是,要追求伟大事业就会有伟大的困难,我们要以愚公移山精神,完成资助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子弟十万名的伟大目标,为“精准扶贫”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必然会面临很多的艰难险阻。任务越艰巨,局面越复杂,困难越大,越能锻炼和提高我院的干部队伍。困难是什么?困难没有什么可怕的,困难是我的朋友,我在这里就围绕如何克服困难谈谈我的感悟:
首先,要有毅力。困难是磨炼意志的熔炉,烈焰越高,他们的意志也就越坚强。跌倒了再爬起来,困难永远打不倒有毅力的人。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但凡取得重大成就的,几乎无一不是与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奋勇拼搏的强者。不少同志跟着我工作了十多年了,我们经历过很多困难,但们没有怕,一直走到今天,从开办助学机构到成为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我们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以后还要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自然还会有很多困难等着我们,我们要一个一个地解决,困难解决了,发展就有希望了。
其次,要有智慧。人的生命是脆弱的,而人的伟大和不朽之处在于人会思想,人有智慧。智慧是需要培植的,人是越思考就越有智慧。我们作为凡人,要想取得成就,就要加倍努力,获得智慧。华罗庚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遇到困难,我们就要想办法,动用我们的智慧,问题总是能得到解决。而智慧是让我们用来造福众生的,所以我们要怀有悲悯情怀,利用自己的智慧为解除世界的苦难而奋斗,这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我们学院的办学方向首先就是公益,我们办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不求合理回报,所以我相信,学院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其三,要有勇气。是否有勇气坚守或实践自身的价值立场,往往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品质的重要指标。勇气并不是指匹夫之勇,真正的勇气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拥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就能独自越过困难堆成的高山;拥有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克服生活的磨难;拥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就能成为命运的主宰,始终扬起胜利的风帆。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种大勇来源于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来源于对人类的深沉的挚爱。学院在遇到的各种困难时,我始终没有怯懦,我有充分的勇气迎接各种挑战,因为我相信正义会战胜邪恶,人间正道是沧桑。
其四,保持善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学院坚持公益办学,没有私心杂念,一心为贫困学子。2015年中央电视台、各大报纸、网络新媒体对学院的扶贫事迹都有报道,我们实实在在去做,终会获得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
其五,要有信心。信心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表达 ,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坚信自己能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 ,这是一个人工作与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生活中一碰到困难就丧失信心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只知道平静的生活能获得幸福,而不知道逆境也能使人奋发向上。可能有些同志看到学院面临一点小小困难,就马上悲观失望了,其实学院一直在负重爬坡,在学院内涵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对学院的未来很有信息,我们也在积极行动,实施文化立校战略,义卖众多大师书画作品,所得款项对学院进行软硬件建设,一些问题都有迎刃而解。”
杨院长强调:“在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肯吃苦、有干劲的优秀教职工,他们的辛劳付出,推动了学院的健康发展。但是也有个别教职工,不是表现得很积极,我在这里提一些要求,即不允许在工作说这些话:这不关我的事;我做不来,我不知道;你行你上啊;这事一直就是这么做的;我没时间做。等等。”
杨院长指出:“今天召开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化“一边是课堂,一边是车间” 的教学改革,创建“有效教学”新思路,提高艺术传媒人才培养质量”。今天会议的主题又在以往的基础上推进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谈到有效教学,最近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了解、实践和研究,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许多研究有效教学的专家他们论述了各自的有效教学的观点,我选择了其中一篇,我认为这篇研究有效教学的文章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希望今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这篇文章可以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
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有效教学”,顾名思义,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关于如何具体做好有效教学,杨波院长简要地提出了七个要点:“一是要精心了解学生学情。学情,就是学生自身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成长规律、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等诸多方面。学情是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手段的依据,也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包括:细查学生的已知,了解学生是准备上课的前提;详备学生的差异合理的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觉得学有所获;着重研究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等。
二是要精确教师自己的心理准备。“我准备好了吗?”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走上讲台前的一次心里对话,这同时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自己的心理准备。要有能上好课的自信心理准备,认真备课,写好详细教案。课堂上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准备;满怀热情的心理准备。
三是要精选教育教学内容。现代教育论认为教的起点与归宿都应该且只能是学。因为学是学生的有效吸收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过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主要渠道,更要根据任何社会的发展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发掘:这篇课文一般可以教什么;筛选:这篇课文实际需要教什么;整合:怎样更有效地教学这些内容。
四是要精当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有效才会随之而来,最终会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坚持以下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原则,有利于理解的原则,有利于教学手段简化的原则,有利于“学会学习”的原则,有利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互补的原则及有利于课堂实践教学的原则等。
五是要精细课堂教学过程。“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要做到细化、规范、科学、严谨,主要是做到“八化”,即:消化——是教师吃透文本的过程。展化——是教师博览群书,拓展视野的过程。内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深化成自己的人本知识的过程。转化——是教师实施教学,贯彻教学计划的具体过程。教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同化——是教化目的实现的结果。异化——是师生对人类知识的反思和创新。升华——是通过异化和创新将原有知识上升到新的理论层次的过程。
六是要精通课堂的有效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管理是基础。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课堂学习状态的有效管理是关键。
七是要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适当巧妙地布置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检验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得以延续和拓展的主要途径。
最后,杨院长强调:“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将继续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立足于北艺传媒的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实践教学不断探索,力争使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党总支副书记刘卓同志作了学院教学工作主题报告。《报告》以“深化‘一边是课堂,一边是车间’的教学模式改革,创建“有效教学”新思路,提高艺术传媒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指出 2015年教学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并提出学院在多年的发展探索中形成了学院独特的大学精神体,即:坚持公益办学方向,创建“有效教学”新思路,实施文化立校发展战略。报告还提出了2016年乃至整个“十三五”规划期间的发展任务和思路,即着力于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实施文化立校发展战略,推进公益办学,于提升学院办学层次等,并提出了四项措施:进一步践行“有效教学”新思路,继续实施工学结合新机制建设,进一步改善专业实训条件,进一步推进 “十万工程”目标等。
党办主任李振锋同志作了2015年年终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围绕学院各科室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概括性地总结了学院党办、院办、宣传部、团委、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招生就业办、保卫处、财务室、网络办、外联部等十三个处室部的工作,它们立足不同岗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会上,陈教授作了即兴讲话:“我听了教学工作报告和总结报告后,确实感到了学院在2015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学院在杨波院长的带领下,各项工作向前又迈出了一大步。我在此不再赘述这些问题,我仅讲四点,概况为:一个亮点,三点希望。一个亮点是说,2015年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让我感到最大的亮点,就是公益办学,杨波院长以愚公移山精神资助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学子十万人(简称‘十万工程’)的事迹,他以一人之力从事公益事业二十七年,在中国可以说绝无仅有。所以,在2015年从地方到中央,从报纸到电视台再到新媒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反响,杨波的名字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响起来了。‘三个希望’:一是希望各中层干部要努力为杨院长分忧,承担起响应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二是希望老师们在杨波院长提出的‘有效教学’指引下,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创新,不断形成科研成果,努力成长为名师。三是希望学院自身有更好的发展,未来几年在继续做好公益扶贫资助学生之外,进一步加大学院建设投入力度,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使学院形成更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马教授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形势。他认为中国职教总体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中上水平,体现在职教理念比较先进,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还体现于顶层设计粗具雏形,基本形成了从中职、高职、本科到专业硕士的完整体系等等。马教授还对我院这几年来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形势,不断创新发展成就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一边是课堂,一边是车间”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北京市教委认可,并给予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学院从工商类到艺术传媒类的成功转型,无论对学院发展,还是对京津冀经济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为公益办学成绩非常突出。2015年公益办学又有新举措,成立了播种班,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四是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强调以学生为的教育理念,这是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马教授还针对学院的教师和课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强调高职教学课程分为ABC不同类型,A类课程属于纯理论课,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就是传授理论知识,但要把握标准,即:够用,实用、适度。B类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老师要以项目课程的标准来教学,尽量使教学过程和项目过程的对接。C类课程属于纯实践性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练习为主,如学院的表演类专业,在考核方式上就是表演汇演,专家评审,作为成绩。
播种班老师冯铄和影视表演、编导混合班老师付学斌也在会上作了发言。冯铄从为播种班的同学讲授《中国书法》课程讲起,强调要用心去教学,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就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付学斌从两次汇演讲起,强调要针对学生专业实际情况,讲究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打磨基本功,创造登台实践条件,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这次会议不仅是年终工作总结,更是对七年来教学工作规律不断深入探索进行的一次全面总结,会议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新思路,必将对学院未来教学工作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会议提出的学院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和任务,更是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全院师生员工在杨波院长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适应需求,提升内涵,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贯彻“质量立校”战略,着力加强教学建设,努力构建与高等职业技能型学院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北艺传媒将会不断茁壮成长,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