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艺传媒
信息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相约北艺传媒
季羡林先生与我院的故事
浏览次数:479次  日期:2009-07-16

新华网北京2009年7月16日电(记者 贾奋勇 人民日报记者 袁新文)“废墟建校,不忘国耻,通过你们学院的艰辛成长和发展壮大,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希望。我仍会支持下去。”这段看似平常却语重心长的话语,是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为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原北京圆明园学院)的亲笔题词,更是季先生对这所首都民办高校全体师生的肺腑之言。学术界一代宗师何以对一所民办大学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何以有着如此真挚的情感?故事还要从15年前说起。 

  “民办教育的重要意义决不应再忽视” 

  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院长杨波,15年前还是一介书生,为求学从老家江西来到北京。艰辛的求学之路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也使他在心灵深处坚定了一种信念:自己要办一所大学,为求学无门的莘莘学子铺就一条成才之路。 

  几年间,他把自己编辑书稿和举办培训班一点点积攒下的钱全都捐给了革命老区的失学儿童,使几十名失学的孩子重新走进校门。他还自己出资,多次组织首都著名高校的专家教授成立首都义务讲师团,奔赴陕西延安、湖北黄冈、山东临沂等革命老区义务讲学,培训师资,所到之处深受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好评。他的感人事迹不迳而走,全国多家著名新闻媒体在显著位置给予详细报道。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就这样在报纸上认识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年轻人。 

  季先生很赏识杨波,像对待自己的得意门生一样多次约他来家里,和他畅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谈教育兴邦的道理,谈做人和做学问的真谛。季老的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位年轻人的心,激励着他在求学和兴学之路上发愤求索。令杨波终生难忘的是,季先生亲笔给远在美国的好友、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和哈佛大学校长写信,推荐杨波到国外著名大学读书。季老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杨波教育兴邦的志向和信心,他毅然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学的宏伟事业之中。 

  1994年春天,杨波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出资筹建北京圆明园学院。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季羡林教授时,季先生大加赞赏,为筹建中的北京圆明园学院挥毫题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立国之本,古有明训。综观中国教育史,办教育总是两条腿走路。时至今日,民办教育的重要意义决不应再忽视。” 

  “成为北京圆明园学院的一员,你将担负起历史大任和民族重托” 

  1994年夏,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北京圆明园学院正式成立。杨波办大学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季先生欣然同意出任北京圆明园学院名誉院长,以表示对学院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鼎力支持。 

  本着扶贫助教、支持革命老区教育发展的办学宗旨,北京圆明园学院招收的首届学生全部来自革命老区。季羡林先生对这批学子寄予厚望并殷切鼓励,亲笔写道:“成为北京圆明园学院的一员,你将担负起历史大任和民族重托”。季先生的话如校训一样,令每一位学生铭之座右,铭刻在心。 

  北京圆明园学院的师生永远不会忘记,在近十年时间里,身为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先生在繁忙的学术和社会活动中,心里总是惦念着北京圆明园学院的发展和成长,挂念着师生们的工作和学习。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时间允许,他总会应邀来到北京圆明园学院,给师生做报告,讲做人,讲治学;不论多么忙碌和劳累,只要安排得开,他也要在家里接待学院的师生,和他们促膝谈心,谈理想,谈爱国,谈老区。 

  1995年,北京圆明园学院成立不久,即在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组织帮助15个革命老区的60名初中毕业生到北京市15所重点中学免费就读,学院负责全部生活费用。季先生知道了这件事,非常高兴,时常向杨波院长关心询问这些学生的情况。那年冬天,当学院提出请季老为这些学生讲讲课时,季老愉快地答应了。可是当时天气很冷,季老感冒初愈,医生不太同意他外出活动。季老却说:这些孩子都是老区来的,能到北京上学很不容易,我要见见他们,给他们一些鼓励。就这样,八十多岁的季先生穿着厚厚的大衣来到圆明园学院,不仅语重心长地给同学们讲了许多鼓励的话,还顶着寒风,在校园里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此后,他还对学生们说:“对于青年人来说,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建设我们的祖国。首先要把爱国主义摆在前面。一个人不爱国的话,就什么事情都谈不着。因此我希望受资助的青年学子们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要学好知识,做一个爱国、爱家乡的人,学成之后为祖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季老的言行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时时刻刻催人上进。三年后,这些学生高中毕业了,绝大多数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有的已回到革命老区,为家乡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季羡林先生的心里,做人是最重要的一课。多年来,他多次对北京圆明园学院的同学们说:“人最珍贵的是有道德,知道该怎样做人。” 他常说:“作为北京圆明园学院的学子,你们和若干青年学子一样,将担负起历史大任和民族重托”。 

  2001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千名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北京圆明园学院深造。学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学典礼。作为嘉宾,季老不仅出席了开学典礼,而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首先向圆明园学院的学生表示祝贺!因为全国有成千上万青年想来北京学习,你们是幸运者!去年北大学生会让我写几句话,我写的是: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四句话,同样把它送给你们。”听了季先生的报告,同学们激动地说:季老给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寄予了殷切期望,给我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我们一生都不会忘。 

  “时代潮流决定我们这样做” 

  身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要做的事、要关心的事太多太多,可他为何对一所民办大学寄予这么真挚的情感、给予这么无私的关爱、倾注这么多的心血?1997年,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原委。他恳切地说:“我们圆明园学院坚持资助老区学生、始终关心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老区培养师资,培育人才,这是顺乎潮流、迎乎时代的。时代潮流决定我们这样做。 

  “学院这样做,杨波先生付出了很大的劳动,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学院之所以举办资助革命老区贫困学生的活动,主要道理在于从智力上对老区进行脱贫致富帮助。老区过去在革命时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它们一直没有脱贫。贫困山区相对我们中国12亿人口来说,教育水平应该得到普遍的提高,提高一部分不行,一部分地区也不行,一部分人也不行。要普遍提高的话,必须从年轻一代着手,就必须使老少边区特别是老区的青少年着手。当年他们的父母,或者祖父祖母为我们革命做过贡献,像人家那样的孩子就应该首先得到受教育的机会,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进而加快革命老区科技致富、知识脱贫的步伐。因此,现在加大对老区教育的支持、人才培养的帮助,这是完全符合我们目前的需要的。这也正是我们圆明园学院资助老区学生的重要意义所在。” 

  在季羡林先生的精神感召下,一批著名科学家、艺术家也给予学院热情关怀和鼎力支持。侯仁之、王元等一百多位院士或来校讲学,或与同学们亲切座谈;罗工柳、沈鹏等几十位书画家向学院捐赠艺术作品;姜昆、李双江等艺术家来校演讲或慰问演出,以支持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这些,为学院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全体师生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拼搏进取和优异成绩,作为对季先生等大师、名家们的回报。 

  有一次,听说季先生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杨波等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以各种方式向季先生表示牵挂和问候。季先生通过助手对师生们说: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也很感谢。等我病好了,一定会继续支持学院,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聂各庄东路10号
招生电话:010-62406668 15300086389
乘车路线:
1、北京市区:乘坐地铁16号线到北安河站,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2、北京西站:乘坐地铁9号线在国家图书馆站转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3、北京南站:乘坐地铁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4、北京站:乘坐地铁2号线到宣武门站转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5、北京北站:从西直门乘坐地铁4号线到西苑站转16号线到北安河下车,换乘专16路或昌72路公交车到聂各庄站下车往东100米路南。
微信公众号和QQ号
信息检索
京ICP备14027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6098 号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谷歌、IE11等新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