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下午,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杨波院长来到著名书画艺术家刘艺先生家登门拜访,并就学院办学相关事宜与刘艺先生进行了亲切会谈。
刘艺先生与杨波院长一见面就说: “你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化。”杨波院长也说:“您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刘先生今年已是八十四岁高龄了,二十年来他对学院的公益办学一直十分赞赏和支持,他说:“北艺传媒二十多年能坚持公益办学始终不变,这很难得,也不容易,能为学院做点事情也很高兴和荣幸。同时,也特别希望你们能够为祖国和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在与刘先生谈到学院的办学情况时,杨院长指出:“我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规范办学、诚信办学、公益办学、特色办学’,学院及其前身27年来一直坚持‘扶贫助教 济困助学’的活动。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如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责任和使命,把如何力所能及地支持贫困的优秀学生完成自己的求学梦想作为致力追求的目标,并不断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努力把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希望学院能为社会多出力,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不负众望,将公益办学继续发扬光大。”
当刘先生得知学院公益办学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示特别希望再接再励。刘先生还邀请杨院长参加他3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秋水为神·刘艺书法脉络展”,并向杨院长介绍了这个展览为什么叫“秋水为神”。他说:“‘秋水为神’取自苏轼的诗句‘秋水为神不染尘’,秋水一尘不染,清澈见底,令人神往。我喜爱秋水之神韵,并注入日常创作中。作为艺术工作者应牢记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杨院长说:“说到‘秋水为神’这四个字不由得让我想起汉乐府诗‘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刘先生的人品是值得人信赖的、书品都是令人称道的,值得许多同行学习,也是书画界同仁的榜样,特别希望您今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在与刘先生会谈时,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书画界的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和责任担当,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会谈结束后离开刘先生家时,杨院长还特别叮嘱刘先生多注意身体,并祝他健康、快乐、长寿。
刘艺,原名王平,别署王实子。著名书法大家。1931年(辛未年)1月25日生,原籍台湾台中市。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编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军事博物馆中国红色文化书画协会名誉主席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艺自幼便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导,7岁起便开始练习书法,如今虽已年逾八旬,习书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但仍然笔耕不辍。书法精于今草及章草,兼擅行、楷、隶、篆诸体。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刘艺先生的作品次第进入大型建筑。曾获中国书协“特别贡献奖”。 2011年,刘艺被评为2011年度八位最具学术价值,最受媒体关注的艺术家。2013年1月,在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刘艺荣获中国书法艺术界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